浅谈如何才能雨水综合利用?
雨水综合利用水资源方面
水资源的缺乏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,在传统的水资源开发方式已无法再增加水源时,回收利用雨水成为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水资源开发方式。雨水利用是解决城市缺水和防洪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。雨水综合利用就是把从自然或人工集雨面流出的雨水进行收集、集中和储存利用,是从水文循环中获取水为人类所用的一种方法。雨水利用将会为解决未来水资源的短缺问题做出重要贡献。
随着城市化的进程,造成地面硬化(如建筑屋面、路面、广场、停车场等)改变了原地面的水文特性,干预了自然的水文循环。这种干预产生的效果是负面的:大量雨水流失,交通路面频繁积水影响正常生活,雨洪峰值变大加重排水系统负荷,土壤含水量减少,热岛效应及地下水位下降现象加剧等。
建设部已发布的《建设事业技术政策纲要》对加强雨水综合利用雨水回收与利用做了明确规定,目前正组织编写的国标《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GB/T》(征求意见稿)、北京市于2003年4月1日起执行的《关于加强建设工程用地内雨水资源利用的暂行规定》及上海市颁布的《生态住宅小区技术实施细则》,都要求对雨水进行利用。综上,城市雨水利用是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中的一种新的系统工程,雨水综合利用具有良好的节水效能和环境生态效益。目前我国城市水慌日益严重,与此同时,健康住宅、生态住区正迅猛发展,建筑区雨水利用系统,以其良好的节水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适应了城市的现状与需求,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。可见,建筑区雨水综合利用的研究与推广,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,也有实际的工程意义。
雨水综合利用生态方面
(1)改善生态环境,补充涵养地下水,减少水旱灾害,雨水集蓄利用有利于水土保持,改善农村生态环境,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,有效减少毁林开荒,推进坡改梯等生态保护措施。在修建小水池、小山塘等小型水利工程后,有效地拦蓄径流,削减洪峰,减少了洪水危害。同时,就地拦蓄雨水径流入渗,减轻了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和水土流失,提高了农业灌溉用水的##率、土地的使用效率和林草成活率,增强了抗旱能力,有利于恢复植被,促进山区生产、生活、生态的良性循环。
(2)改善人居生活条件,促进新农村建设,通过雨水综合利用集流工程的开展,改变了旱区贫困农民的不良习惯,农村开始改水改厕,猪、牛、羊等牲畜实行圈养,在农户的房前屋后栽树种花,美化环境,村容村貌有了大的改观。一些农户家中还安装了自来水、太阳能热水器和抽水马桶,有效地改变了农村脏、乱、差地局面,改善了人居环境,使农户喝上了洁净卫生的水,大大改善了农村饮水不卫生、不******的状况,缓解了争水抢水的矛盾,降低了农民因水致病而花费的医药费用,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,促进了新农村建设。
(3)有效缓解农村饮水困难,促进##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多年来,农民群众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,因地制宜地修建了小水窑、小水池、小水柜、小塘坝、小水库等一大批雨水集流工程,拦蓄和雨水综合利用,使##降水利用率由原来不足30%提高到70%,有效地解决了群众的生活用水,为农业抗旱提供了稳定的水源##,调整了当地的农业种植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,提高了农作物产量,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,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。雨水综合利用止2004年6月,全国各地共建成各类水窖、水池、小塘坝等小微型蓄水工程600万处、蓄水容积20亿m3,发展抗旱补水灌溉面积3970万亩,年增产粮食22亿kg,年增加产值28亿元,解决了3600万人的饮水问题,使1500万人解决了温饱问题。 |